服务热线

023-63012636

新闻资讯
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行业资讯

口袋公园设计合集|小而精美的景观

浏览次数:13   更新时间:2023-06-25 14

 

 上海乐山绿地口袋公园 | VIA 维亚景观

 

1.jpg

 

乐山绿地始建于1980年代,位于徐汇区乐山社区中心区域、占地约5600㎡,是周边地区唯一的集中公共开放空间。改造前绿地内部空间阴暗、设施陈旧、功能与当代市民游憩需求无法匹配。同时,绿地不仅为居住社区环抱,也紧邻办公园区、上海交通大学、小学幼儿园等文教办公设施,距徐家汇不过800米。

 

 

 

1-1jpg.jpg

 

 

1-2.jpg

 

 

1-3.jpg

 

 

1-4.jpg

 

 

1-5.jpg

 

 

1-6jpg.jpg

 

 

1-7.jpg

 

 

1-9jpg.jpg

 

 

众乐之廊”外侧在设计中沿乐山路退让20米,将这一侧绿地环境塑造为完全融入街道的外向型绿化景观,优化乐山路人行道步行环境,更以平缓折叠的暖色树池模拟“平坂小冈”,融“乐”于“山”。“众乐之廊”内侧则追求自然、明快、稳定的环境气氛营造,以结合音乐旱喷的“乐之源”社区舞台为中心,环绕布置其他绿地功能空间。将全设计定制的共享健身设施、儿童趣乐空间融于周边的绿化景观中,根据日照分析结果布局室外休闲座椅。

 

 

1-10jpg.jpg

 

 

1-11pg.jpg

 

 

1-12.jpg

 

 

1-13.jpg

 

 

1-14jpg.jpg

 

 

上海曹家渡花园口袋公园更新设计 | VIA维亚景观

 

 

2.jpg

 

2-1.jpg

曹家渡花园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康定路余姚路路口,原名康余绿地,占地约3000㎡,最初采用日本设计师星野嘉郎的方案于2003年建成。表面上,经年历久整体空间呈现老态;核心问题则是当初偏传统园林的具体节点与路径营造、以及大量曲线景墙构成的复杂内向空间,与当代的市民日常体验需求并不相符。而场地内大量常绿大乔木下的中下木层次生长态势较差,也需进行整体优化。

 

2-2pg.jpg

 

2-3pg.jpg

 

2-4.jpg


一方面在空间上强化“鹦鹉螺”曲线作为景观体验主轴的功能与趣味,在优化、突出沿街感受和3处主要入口景观的同时,也在恰当与必要之处设置一些更快捷的进入与行为连接路径,以满足场地中存在的不同行为需求。

 

2-10pg.jpg

 

2-11pg.jpg

 

2-12jpg.jpg

 

2-13pg.jpg

 

 

2-14pg.jpg

 

2-15pg.jpg

 

2-16jpg.jpg

 

2-17jpg.jpg

 

2-18.jpg

 

 

沧州街边线性口袋公园 PLAT Studio

 

普通一街道,路边没有树。人行道变成了小广场,两排涌泉从路上汩汩涌出,有小孩在穿梭嬉戏。围墙,用U型玻璃建造,后面是高大的杨树,树影洒落在半透明的U玻上,形成斜斜的自然音符。五个清水混凝土的方框,破开了连续的围墙,通过其上的透明玻璃,把围墙后面的树木及水塘风景接纳透露进来;而方框中,有人闲坐,或端或歪,皆成了这框中之景……

 

3.jpg

 

 

3-1jpg.jpg

 

3-2.jpg

 

3-4.jpg

 

3-5.jpg

 

3-6.jpg

 

3-7jpg.jpg

 

 

 

文章老源于网络,如有不妥,可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