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务热线

023-63012636

案例展示

案例展示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案例展示

南川区大观花木城梅花公园设计

浏览次数:19   更新时间:2016-06-13 20

南川区大观花木城梅花公园设计

项目背景

基地位于南川区大观镇铁桥村,大观镇作为南川区的“第一门户”周边交通与旅游资源丰富,在十二金钗大观园建设的背景下,基地作为大观园十二钗中的第十钗,能够弥补大观园在冬季无景可观的遗憾,使大观园能够真正的做到一年四季都有景可观,也能带动周边居住用地的升值和旅游消费。

 

鸟瞰图

 

基地概况

  基地红线面积为87000平方米,其中陆地面积为64000平方米,水体面积为23000平面米,基地位于四面环山的低洼地段,山体雨水汇集的聚集地。基地周边的地块为规划居住用地和一块公共停车场用地,三条规划道路环绕,交通便利。

基地优势:

区域内以浅水为主,周边布满农田,原生态环境良好,局部植被长势较好,部分植被可以保留利用。

基地存在的问题:

基地内水质较好,水的保护及利用是挑战,局部地段高差较大,对功能设置带来一定问题,周边配套设施以及交通都存在一定的缺陷。 

1[TL@I~UAVM_AY@4DT15BU7.png

 

主题文化提炼

·园━━“结庐为舍,修心观梅”。

一观:迎初冬——观早期梅的欲露还藏,含苞待放的场景。

 

二观:入深冬——观深冬梅的花开烂漫,群梅争艳的景象。

 

三观:寓春到——观残冬梅的绿叶红花,万物复苏春来到。

 

设计结合各种梅花开放的时期,将基地分为三个阶段,来体现各个时期梅花的贞贞傲骨。初冬梅为园区空间序列的前奏,深冬梅为空间序列的高潮,晚冬梅为空间序列的收尾。空间的营造与梅花花期早晚的结合,形成一条生动又富有情趣的观梅赏梅浏览动线。

梅花属于季节性很强的植物,在考虑园区四季的浏览性,结合植物四君子,以梅花为主题,兰花为装饰地雕点缀,竹子为园区植物背景,菊花为地被植物做陪衬,形成植物四君子的营造。

在园区建筑以及构筑物的风格上,结合大观园红楼梦的一些文化元素,进行提炼结合。

34入口透视图.jpg

功能分区

  整个基地分为三个阶段及八大功能分区,一观迎初冬,包含入口接待区、商业休闲区,二观入深冬,包含赏梅文艺表演区、梅花飞舞漫步区、群梅争艳区,三观寓春到,包含湿地科普浏览区、梅花制品售卖区、亲子活动区。

流线组织

  在设计上考虑园区为慢节奏的步行浏览系统,不考虑车行,一条环形的自行车车道作为园区的主干路也是园区的快行系统,穿梭连接园区的各个功能节点,滨水的漫步道与山间的登山步道均为慢行系统。快行系统与慢行系统形成富有层次感的人流流线。在流线位置考虑功能节点,做到观梅赏梅的步移景异。

VN{@UFM2[WDGXOS~3J1Y_WT.png

梅花的种植策略

梅花分为四大体系,300多个品种,结合梅花四大品系的形态特征与花期特征,挑选每个体系的几种代表梅花进行分区种植。水系驳岸位置考虑垂枝梅为主,为深冬梅花,贯穿整个水系,将观梅的三个阶段联系起来,增强赏梅观梅的整体性。{I]L4%WDABZXHE67E603A71.png

水体的处理

在设计上考虑水的生态性可持续设计,采用了雨洪管理与景观参与相结合的综合设计策略,设立湿地植物净水系统和山体雨水滞留池等基础设施。项目场地年平均降水量1450mm,蒸发量1250mm,可利用雨水量38000m³。考虑蓄水池的设计,满足园区一定时间内无明显降水的景观用水量需求。通过运用雨洪管理措施,力图使全园水文达到永续平衡。